可食用美容产品走红,是黑科技还是智商税?

编辑:佚名发布时间:2025/3/28

最近刷小红书、抖音,是不是总能看到各种"可以吃的护肤品"?从胶原蛋白软糖到玻尿酸饮用水,再到维生素美容巧克力,这些号称"吃出好皮肤"的产品价格不菲,却让无数爱美人士趋之若鹜。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,这些可食用美容产品到底是真科技还是纯噱头?


一、可食用美容产品为什么突然火了?

1. 美容行业的"内服外养"新概念

传统护肤只做表面功夫,现在流行"内外兼修":

  • 口服胶原蛋白

  • 饮用的玻尿酸

  • 含益生菌的巧克力

2. 年轻人追求便捷美容方式

  • 没时间敷面膜?吃颗美容软糖

  • 懒得涂精华?喝瓶美容饮料

  • 既要美味又要变美

3. 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

某网红一条"28天吃出灯泡肌"的视频
就能带火一个品牌

image.png

二、市面上常见的5类可食用美容产品

1. 口服胶原蛋白类

代表产品:胶原蛋白肽粉、胶原蛋白饮
宣称效果:改善皮肤弹性、减少皱纹
科学依据:部分研究显示有效,但吸收率存疑

2. 玻尿酸内服类

代表产品:玻尿酸口服液、玻尿酸气泡水
宣称效果:保湿锁水、充盈肌肤
争议点:大分子玻尿酸能否被肠道吸收?

3. 维生素美容零食

代表产品:维生素C软糖、虾青素巧克力
卖点:好吃又养颜
潜在问题:含糖量可能超标

4. 益生菌美容品

代表产品:益生菌酸奶、益生菌胶囊
作用机理:调节肠道改善肤质
注意事项:菌种选择和活性很关键

5. 抗氧化饮品

代表产品:石榴多酚饮、葡萄籽精华
功效:抗衰老、提亮肤色
性价比:可能不如直接吃水果


三、科学角度解析:真的有效吗?

1. 部分成分确实有理论依据

  • 胶原蛋白肽:小分子可能被吸收

  • 维生素C:公认的抗氧化剂

  • 益生菌:肠-皮肤轴理论

2. 但存在三大问题

  • 吸收率存疑:吃进去≠吸收

  • 剂量不足:可能达不到有效浓度

  • 个体差异大:有人有效有人无效

3. 专家怎么说?

皮肤科医生普遍认为:

  • 作为辅助手段可以尝试

  • 不能替代正规护肤品

  • 效果因人而异

image.png

四、如何辨别真科技与智商税?

1. 看成分表

  • 有效成分是否排在前三位

  • 是否有明确浓度标注

  • 是否添加不必要的糖分

2. 查资质认证

  • 是否有"蓝帽子"保健食品标志

  • 是否有第三方检测报告

  • 生产企业是否正规

3. 理性看待宣传

警惕这些夸张说辞:

  • "7天见效"

  • "替代医美"

  • "百分百吸收"

image.png

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。如有侵权,请及时联系我们:cp688cp688@163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