痤疮是青春期内分泌的变化,主要是因性激素的变化而产生的一种常见现象。治疗可以减轻皮损,但很难完全消退,而随内分泌变化可周期性加重或减轻,痤疮可用食疗法。
日常预防事项
一、肺热引起痤疮,宜用清泄肺热法肺热痤疮,多由肺有宿热,复感风邪,遂使肺热不得外泄引起。其症面长丘疹,状如粟米,可挤出白粉色油状物,皮疹以鼻周围为多,亦可见于前额,间或有黑头粉刺,且伴口鼻干燥,大便干结,苔黄,舌红,脉数。当用上法。宜用泻白散(桑皮、地骨皮、粳米、甘草)合枇杷清肺饮(人参、枇杷叶、黄连、黄柏、桑皮、甘草)化裁治之。
二、血热引起痤疮,宜用凉血清热法
血热痤疮,多由情志内伤,气分郁滞,日久化热,热伏营血所致。其症颜面丘疹以口鼻及两眉间为多,面部潮热明显,妇女尚有月经前后丘疹增多,舌红,脉细数等。当用上法。用凉血五花汤(红花、玫瑰花、鸡冠花、野菊花、凌霄花)合桃红四物汤(桃仁、红花、当归、生地、赤芍、川芎)加减治之,其效颇佳。
三、胃热引起痤疮,宜用清泻胃肠法
胃热痤疮,多由饮食不节,过食肥甘之物,使肠胃燥结,中焦积热,郁于面部皮肤而致。其症面部丘疹,状如粟米,能挤出白粉样油状物,间有黑头粉刺,以口周为多,亦可见于背部与前胸,且常伴有口干口臭,饮食较多,舌燥,喜冷饮,大便秘结,脉沉实有力等。最宜上法。用清胃散(黄连、升麻、当归、生地、丹皮、石膏)加减治之,甚验。四、热毒引起痤疮,宜用清热解毒法
此痤疮多由肺胃蕴热上炎,复感外界毒邪,热毒相结,蕴于面部皮肤引起。其症为面部有散在丘疹,以小脓疱为主,周围常有红晕,自觉疼痛,严重时可火欣红肿痛,伴有发热,舌红苔燥,脉实数等。当以上法治之。用五味消毒饮(金银花、野菊花、蒲公英、紫花地丁、紫背天葵)随症出入,其效非常。
五、湿毒血瘀引起痤疮,宜用除湿化瘀法
这种类型的痤疮,多由素体蕴湿,郁于肌肤,复感外界毒邪,致湿毒凝聚,阻滞经络,气血不和而成。其症除丘疹、脓疱外,常以结节囊肿为主,皮肤出油较多。最宜上法。用除湿解毒汤(土茯苓、薏苡仁、萆艹解、车前子、大豆黄卷、泽泻、板蓝根、赤芍)加减治之,必收良效。
中药治疗痤疮常见中成药
中医主要采用清热祛风、凉血利湿的方法:
成药可选用防风通圣丸、归参丸等,内服可用枇杷叶9克、桑皮9克、苦参9克、赤药12克、丹皮10克、菊花9克、生草9克,水煎服,日服一剂。大便干燥者,可酌加酒军6~10克;结节性囊肿可酌加贝母10克、凌霄花6克。外治可用颠倒散,每晚用茶水调后搽患处,白天洗掉。白芍3克、细辛3克、通草2克、桃仁3克,加大枣两枚掰开。
每日早七时下午四时开水泡服,八剂一疗程。服到痘痘或大便排出为起效,再继续坚持到光洁的那一天。
不用熬药,只要把药放入一个塑料旅行杯(杯口带滤网的那种)用开水冲泡服用即可。
中药治疗痤疮配方[方一]浙贝母、白附子、菊花叶、防风、白芷、滑石各15克,皂角10克。将6味为细末,用皂角蒸熟去筋膜,同药捣为丸,早晚擦面。本方祛风清热,适用于痤疮、雀斑。
[方]赤小豆20克,细辛6克,麻黄3克,银花10克,泽泻8克,茯苓15克,车前子8克,神曲15克,红花3克,甘草6克。煎汤代茶,1日1剂,并用药液清洗患部,早、晚各1次。本方功能消疮,适用于痤疮。
红萝卜汁消粉刺取红萝卜1000克,洗净压汁,8枚桃树叶煎水汁400毫升,倒入萝卜汁里,用此法洗脸,每日洗脸三次,一日一剂,坚持洗三天,粉刺既可消除。
123下一页